首页> 全部小说> 军事历史> 刘宋风华录

>

刘宋风华录

峰谷的风骨著

本文标签:

小说叫做《刘宋风华录》是“峰谷的风骨”的小说。内容精选:晋朝衰微,一代战神刘裕大行其道,不但勇武过人,更有一干能臣为他谋划天下大事。刘宋建国,但暗流涌动,一股神秘势力跃跃欲试,不为叛逆篡位,而是希望建立更理想的南人国度...

来源:fqxs   主角: 刘裕徐羡之   更新: 2024-03-20 22:12:55

在线阅读

【扫一扫】手机随心读

  • 读书简介

军事历史《刘宋风华录》,男女主角分别是刘裕徐羡之,作者“峰谷的风骨”创作的一部优秀男频作品,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,剧情简介:徐乔之抿嘴微笑道:二娘希望我们兄弟二人和睦,昨天特意送了这本《孝经》来让我看,我自然明白他的用心,无非希望我和乞奴兄弟同心,这个请您和二娘放心吧。这里二娘指的正是徐羡之的续弦夫人周氏。徐羡之点头,马上回到自己书房,提起笔来,刷刷点点,开始给刘裕上书。等他写完奏疏,他心里明白,知我者周氏也...

第3章 洞察心机巧送礼,三人成伍聚林亭

个个封赏之后,有一个位高权重的职务,刘裕比较犹豫,这就是当朝太尉的人选。
功臣派以谢晦、檀道济为主,他们推选王仲德。
这可是跟着刘裕一起创业硕果仅存的老将,资历深,能力强,又是刘裕铁杆。
氏族一派以王弘、张邵等人,都推选沈林子,能带兵会打仗,沈林子更是南方豪族吴兴沈氏的代表,跟着刘裕创业,根正苗红。
可这两个人选上报之后,似乎都不是刘裕的菜,所以太尉之职迟迟没有定下。
徐羡之知道,既然没有任命,那就说明皇帝有自己的意中人选,那他想让谁当呢?
揣测领导的想法,这是中国官场的必要技能。
正在他思考时,无意间溜达着到了大儿子徐乔之的跨院。
儿子正在读书,徐羡之皱了皱眉,大家读书都是为了当官,俗话说的好,学好文武艺,货卖帝王家。
可这个儿子,三十了,还不愿出仕,就在家痴迷于学术,每天就是看书写文,顶多耍耍剑,真是让人捉急。
他走过去问徐乔之:儿啊,你在看什么书啊?
徐乔之一看父亲来了,说:我最近在看《孝经》。
父亲倒是一愣,这孝经是那个时代的基础书籍,入门的科目,他不应该是徐乔之这样的大文化人读的东西,徐羡之就问:怎么又返回来读孝经,是有什么心得吗?
徐乔之说:我得到了一个启发,除了父母长辈需要孝顺,还要兄弟齐心,正所谓惠而好我,携手同行。
如果有朝一日我当了大儒,创了一方学派,一定让乞奴来继承我的衣钵。
徐羡之听完,心中一震。
你小子这话是从何而来,赶紧招了。
徐乔之抿嘴微笑道:二娘希望我们兄弟二人和睦,昨天特意送了这本《孝经》来让我看,我自然明白他的用心,无非希望我和乞奴兄弟同心,这个请您和二娘放心吧。
这里二娘指的正是徐羡之的续弦夫人周氏。
徐羡之点头,马上回到自己书房,提起笔来,刷刷点点,开始给刘裕上书。
等他写完奏疏,他心里明白,知我者周氏也。
转天的朝议,继续商量太尉的任免问题,这次刘裕有了新的发现,徐羡之力排众议,推荐刘道邻出任太尉一职。
理由很充分,原先晋朝的太尉是刘裕,现在由皇帝的亲弟弟刘道邻接任太尉非常适合。
这份褶子帮了刘裕一个大忙,因为除了让自己弟弟当大官的朴素思想外,还有一层含义,就是刘道邻也没什么大才干,在外地当一方大员,刘裕也不放心,干脆用个高位圈住他在身边,也好照料。
经此一事,刘裕又加封徐羡之为尚书令,扬州刺史,刘裕对徐羡之的信任越加加深。
那边徐羡之如日中天,傅亮同志也是顺风顺水。
傅亮感激上天给了他这么机敏的头脑,在最关键时刻找到了刘裕的难言之隐,并且毫不费力的达成了目标,自己也终于从刘裕的贴身秘书变成了朝廷重臣,这种飞跃,很多人几辈子也修不来。
之前咱说了,人啊不高兴了要喝酒,那高兴了呢,还是要喝酒,这么大的喜事,自然不能独享,于是傅亮就邀约了好战友谢晦一起饮酒助兴。
像这哥俩,如今既是文化名士,又是朝廷重臣,那要喝酒,不能就在一般饭馆酒肆喝,那就没格调了,于是两人相约在城东钟山之中的亭子里喝。
钟山大家可能不熟悉,但要说现在南京的紫金山,这下都知道了吧,当时就号称江南西大名山,那年头按史书记载,常年紫气缭绕,山水相连,景致极佳,这二位呢就约在这里了。
那年头钟山不是旅游景点,也没有人工开发,去的人少,一般也都是樵夫和猎户才去,所以在半山腰的这座凉亭非常的幽静。
早有下人在亭中就把一应事物给备好了,就和现在在露营撸串一样,人家有下人和管家,早就都预备好了,等他们到了就开喝。
山中不但景致好,空气也不错,现在科学叫负氧离子多,有助身体状态,治疗亚健康。
两人在这小环境里就准备开吃开喝了。
正这节骨眼上,从山上面,走下几个人来,应该是爬山回来的驴友,傅亮眼神好,一眼看见,不是别人,正是徐羡之,他立马起身,招呼道:宗文兄!
可是你吗?
宗文是徐羡之的字。
还记得之前傅亮去徐府里拜会,那得叫徐大人,现在不一样了,首接叫人家名字了。
确实啊,人家徐羡之一首是国级领导,傅亮那会在宋王下面任侍中,顶多了是个正局级,那是非常悬殊的,可现在,人家傅亮己经是中书令,也是副国级领导了,所以称谓上也就不用那么卑微了。
徐羡之听到有人呼唤,顺着声音一看,原来是傅亮和谢悔,有意回避,又恐怕不合时宜,只能是过来向这两个人也还礼。
谢悔和徐羡之不熟,毕竟两人年龄悬殊,公元420年的时候,徐羡之五十多岁,就比刘裕小一岁吗,谢晦才多大,三十整。
谢晦自打出山就跟着刘裕,基本也没在朝廷里活动,所以和徐羡之的交集很少,只能说是认识。
再加上,这三位,徐羡之是山东人,傅亮是陕西人,谢晦是陈郡的,就是河南人,也都不是老乡,所以三人关系没太亲密。
这回好,三人巧合在山腰这聚一起了,谁都没有合适的理由拒绝对方,干脆就一起在这山间小亭子中,一起吃一顿饭,喝一顿酒。
有意也好,天意也罢,正是这顿饭也将三个人的缘分结在了一起。
傅亮最先开始了第一轮的劝酒,祝词是现成的,庆祝大宋王朝建立,皇帝陛下万岁,这种祝词,你没法不喝啊,不喝视同你不为大宋王朝建立而欢呼雀跃,所以其他二人应声干杯。
几人吃了几口小菜,这傅亮又说话了,我这帮下人,好多都是我家从关中带来的老家人,虽然到了南方很多年,但口味上还是有着很强烈的北方偏好,喜欢吃咸的、辣的、酸的,反正是重口味,今天准备的这些菜吧,也是这样,不知道合不合你们二位的口味?
徐羡之说,我是东海郡人,也就是俺是山东的,吃这个没问题。
谢晦年纪轻,也说爱吃,这么着三人纷纷夹了几口菜,之后傅亮继续端杯,二位大人,咱们跟随皇帝陛下,也可说是南征北战,终于等到苦尽甘来,为了咱自己的幸运,咱喝一杯吧。
得,为自己,敬真我,那必须喝啊,哥三又每人一大碗。
之后徐羡之说,季友真乃是社稷之臣,我年岁大些,却是瞻前顾后,左右权衡,一首担心司马德文不肯禅让,反而引发无数事端,没想到季友一举而定,更无反复,真是能人所不能。
好家伙,这一顿捧,给傅亮说的小脸都红扑扑的,美,接过话题举起酒杯,咱三人,虽然年龄有差,但都是为了宋国和陛下尽忠,以后一定是共进退,同生死,来,干。
总之,哥三这通喝,好家伙,从天亮喝到了天黑,家人们赶紧掌灯,然后接着喝,后来酒没了,您想带的两人的量,这又多了一位,家人又赶紧上周围去买,总之吧,这顿喝尽兴了,三人都是酩酊大醉,各自由家人给扶回去了。
回到家中,徐羡之泡了个澡,清醒如常,总管来禀告,傍晚侄少爷来求见,您没在就留一下一份书信,请您务必亲自过目。
徐羡之让总管退下,自己打开信件,看了留言,也是大吃一惊。
现在徐佩之在中书省任中书舍人,经常能够见到刘裕,而且与一些内官交好,今天得到消息,皇帝最近身体非常不好,病情时常发作,大夫、道士、大仙中西医结合,各种的治疗也没有好转,恐怕大限将至。
徐羡之赶紧把留言烧掉,招呼人转天让徐佩之过来说话。
转天徐佩之来见叔父,说了自己的担忧,如果刘裕病故,势必要立太子,那么太子和咱们是否关系默契就很关键?
另外就是辅政大臣,这个时代君王亡故,都会立几个辅政大臣,帮助太子,尤其刘裕的儿子年龄不大,长子刘义符不过16岁,肯定要有人辅佐,那如今谢晦、檀道济、王弘、张邵、王仲德、沈林子,甚至最近的政治新星傅亮都是有力的争夺者,叔父您能否有一席之地,可就很重要了,毕竟咱还有大事要谋划。
徐羡之回应:知道了。

小说《刘宋风华录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《刘宋风华录》资讯列表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