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置
书架
设置
阅读主题
正文字体
雅黑
字体大小
A-
18
A+
页面宽度
900

十三


从东洞庭湖的“三江口”出发,到西洞庭湖有好几百里的水路,正常情况下,这样的小型帆船需要三、四天时间抵达,当然,胡云和狗仔驾的船后还附带拖了一个“百袋子”渔网,可能会需要时间更长一点。这是牛队长的建议,好在行船时,顺便还能捕点鱼。
他们架着渔船行了几里路,便经过湖畔的半岛——“七里山”,这山高耸在湖畔,只有半壁山峰,相传七里山本是一座完整的山峰,只因吴三桂反叛清朝,在县城南面的金鹗山上架起数门土炮与登陆的官兵交火,在猛烈的炮击中将此山削去一半,从此这“半壁江山”记录了一段清王朝内讧的传说。
穿过七里山,船行了十多华里又经过洞庭湖畔的千古名楼“岳阳楼”,在这雄伟壮观的名楼旁驶过,胡云这才真正领略了“朝晖夕阳,气象万千”的风采。沿县城湖畔再行十来里,一座直入云天的“慈氏塔”矗立在眼前,更领会了“宝塔镇河妖”的深刻含义。不知不觉“岳阳楼慈氏塔”被慢慢移向船尾,小船驶向“扁山岛”与湖岸相对的急流中,尽管狗仔扯起了满帆,还加上胡云使劲荡划的“腰浆”,小船在这夹流中足足艰难地行驶了好一阵工夫,穿过激流行驶了大约两个小时,清晰地看到湖中充满神秘色彩的秀丽的君山岛。自古以来,迁客骚人多会于此,也留下了数以千计的流芳万世的名言名句。如唐代诗人李白的“淡扫明湖开玉镜,丹青画出是君山”和同时期诗人刘禹锡所写“遥望洞庭山水翠,白银盘里一青螺”的诗句。都惟妙惟肖地描绘了洞庭湖上这君山岛的秀丽景观。
更令人神往的是,君山岛自古有爱情岛美称。相传,舜帝的两个妃子,即娥皇与女英,他们随夫君南巡来到此岛,后因夫君前往南征,叫她俩留守岛上等候捷报,可残酷的战乱夺走了夫君的性命,噩耗传来,两妃子手攀湘竹眼望南方,伤心痛哭,悲切的眼泪洒落在湘竹上,使之后来漫山遍野的湘竹杆上长满斑斑点点的泪痕,到后来便有了“斑竹一支千滴泪”的绝世佳句……
还有千古绝唱的“柳毅传书”的爱情故事,也是代代相传。渔船行驶在这水天一色的仙境中,胡云不由得想起上中学的时候读过的《岳阳楼记》,他想:范仲淹为何把洞庭湖的景色描绘得如此贴切,难道他也像我一样坐着渔船遨游了洞庭湖?如果不身临其景,怎会根据不同的洞庭湖气象写出不同凡响的佳句名言?如果他不从政不体察民情又怎能写出那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千古佳句?
胡云躺在船的甲板上,倾注着蓝色的天空,浮想联翩,微风吹起细浪拍打着船舷,小船穿梭在这仙境般的洞庭湖上,他多么希望世界就这么美好!社会就这么安宁!
想到“安宁”,他内心里的的纠结又冒了出来。
一方面,自己被列入大队里的重点培养对象,眼看就要批准入党了,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,是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;而另一方面,清月温柔漂亮善良聪慧的模样怎么也挥之不去,这叫我怎么“二选一”呢?!……
左思右想苦苦衡量,他脑海里突然想到:那天晚上与清月在渔池上的电线杆旁,一阵天翻地覆地动山摇后,清月对他说过:“云哥,你什么都好,有思想有文化,有理想有担当,人又帅气,可你在这里养鱼挑大粪会有什么出息呢?我听乡亲们常说,‘在渔村干一辈子,再大的泥鳅也翻不起尺高的浪啊’”。
胡云想到清月说的这句话,他觉得说到底,清月还是瞧不起自己。或者说也希望我有前途有出息啊!于是突然大叫一声“对呀!”
在后面扶舵掌帆的狗仔连忙问胡云:
“云哥,对什么呀?”
胡云这才觉得自己刚才走了神,便连忙遮掩着说:
“没什么,没什么,我是说船的方向驶得对。”
“那当然,我是谁?几岁时就能掌船扶舵了。”狗仔得意地说。
胡云根本没在意狗仔得意的样子,他在继续着他的思考:
“我如果入了党,当上了干部,或许调出这个小渔村,再干一番大事,你清月不高看我一眼才怪呢!”
他想到这里,纠结的心理轻松了许多,甚至诗兴大发,他把《红岩》里的革命诗抄“生命诚可贵,爱情价更高。若为自由故,二者皆可抛”。更改为“……若为前途故,二者皆可抛”。
他此时的心情,就像自己乘坐的这只小船,特别地轻松和飘逸。
突然,一阵风将风帆吹得鼓鼓的,船头也向前猛窜了一下。
“不好!云哥,你看远处好像起了乌云。”狗仔手指前方对胡云说。
胡云抬头向前方看去,一片乌云越来越大,迅速向四周扩散。
“云哥,是否调头,将船停靠君山岛?”狗仔说。
“有必要吗?”胡云疑惑地说。
“很有必要,而且要快!”狗仔说。
“好吧,赶快调头!”胡云说。
“云哥,据我和老爸他们在洞庭湖捕鱼的经验,很有可能前方出现了‘龙卷风’……”狗仔拉起了满帆调转了船头,急速向君山岛驶去。
不到半个时辰,胡云转过头看那片乌云时,几乎遮盖了大半个湖面,不一会儿便把太阳挡得严严实实,整个湖面一下子暗了下来,风速也在逐渐加快,狗仔只好又把风帆放一半下来,湖面风浪也越来越大!再往后看,天啊!有好几条乌黑色的巨影从湖面直连天际!
“糟了!果真是龙卷风来了!”狗仔说话的声音都微带颤抖!
“狗仔,别慌!你扶稳舵,干脆把风帆再拉高一点!”胡云说,其实他此时的内心比狗仔更紧张,因为狗仔还曾见过“龙卷风”,可他在洞庭湖里还是第一次啊!
“把风帆拉高,快是快一点,但很危险!”狗仔说。
“只能加快速度靠岸!别的顾不上了!”胡云果断地说。
这时胡云使劲将风帆再次拉高,渔船像箭一样疾驰,船头掀起几尺高的白浪……
狗仔紧紧扶着船舵,胡云紧紧拉着帆绳,一个浪头打过来,使船舱里灌满了水……
此时的洞庭湖,真乃“逐浪排空”,不!是白浪排空!那“水天一色”也不贴切了,应该是暗无天日,恐怖袭人!
就在这十万危急的关头,胡云的小船驶到了君山岛!他俩被雨水、湖水加汗水弄得满身湿透。
他们把渔船停靠在避风港,再看看湖中那几条乌黑色的水柱一直从西往东移去……
他们曾经多次听老渔民说过,如遇到洞庭湖里的“龙卷风”,若躲避不及时,就会被“龙卷风”连船带人一同卷上天空……
听来都可怕!难怪古时有“下鱼雨”的传说,这应该是“风卷风”经过湖海时,从那里卷起的鱼,然后又撒落在异地……
胡云想“如果范仲淹经历了洞庭湖的‘龙卷风’该怎么描述?
他们在君山岛寻得一户茶农家,借宿一晚,并用柴草烘干了衣物,狗仔说:“云哥,君山岛上有座‘洞庭庙’,明早出发前去拜拜菩萨吧,让他保佑保佑我们!”
“你一个年轻人怎么信菩萨?我早在县一中读书时,就听说这洞庭庙早拆了!”胡云说。
后向茶农打听,果真这洞庭庙在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的活动中被拆除了,那个守庙的“庙爹”也天天靠采茶维持生活……
“龙卷风”过后,第二天,胡云和狗仔继续着他们的航程。

===>戳我阅读更多章节<===